勠力同心 奋力谱写学科建设与科研发展新篇章
编者按:“十四五”以来,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校建设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鼓舞和激励全校师生在认真总结办学成绩的基础上,推进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学校推出“牢记嘱托勇担当 感恩奋进建新功”专栏,集中展示学校各单位(部门)“十四五”建设成效,生动呈现学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良好发展态势,激励全校师生以更大的努力和担当开创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奋力谱写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崭新篇章,以优异的成绩向建校90周年献礼。
(文/刘群)科技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一路砥砺前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紧紧围绕学校“城市大学贡献城市,地方大学贡献地方”发展方略,贯彻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和《九游会官方网站哈尔滨学院全面服务哈尔滨经济社会发展行动计划》的整体要求,筑牢“校城血脉融合”理念,以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授权点申报工作为主线,为建设“六个龙江”、打造“七大都市”贡献智慧和力量。作为学校科研工作管理部门,科技处下设科研管理科、综合管理科和学报编辑部三个科室,是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及自然科学研究相关政策制定、学科建设规划总体布局、科研机构建设与管理、科研项目组织与管理、科研成果管理与转化、学报编辑与出版等的职能部门。科技处锚定城市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面向区域应用和产业需求,秉承“服务、高效、创新”的工作理念,践行“职责信息公开、程序简便顺畅、服务快速准确,反馈及时到位”的工作宗旨,打造“科研项目申报渠道疏通、科研信息发布渠道畅通、科研项目与科研人员联通”的工作格局,勇于开展管理创新,努力提供一流服务,持续提升工作效能,以内涵式发展为工作重点,深化科技创新规划、优化学科结构体系、强化科研团队建设、细化项目与成果管理、实化服务科研举措,着力构建应用型科研新体系,加快提升科研管理服务水平,推进全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学校科学研究工作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校学术委员会工作会议
全面深化科研体制改革 加强学科建设和发展
全力打好申报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攻坚战。2016年,学校第一次党代会提出实施“学科专业培育工程”和“学术研究攀登工程”,确立了“力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建设任务。2017年,学校获批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制定落实《哈尔滨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与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工作推进方案》。2021年,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实施“科研强校”等“七校战略”,紧盯“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学位授权点”的建设目标,瞄准艺术、土木水利、电子信息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精准发力,科研水平达到国务院学位授权审核基本条件。学校严格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申请基本条件和硕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的标准开展申报工作,完成《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申请报告》《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简况表》《申请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简况表》等申报材料优化完善工作。
推动学科建设协同发展和学科团队建设。学校先后出台《哈尔滨学院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意见》《哈尔滨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围绕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打造“数字经济新蓝海、生物经济新基地、冰雪经济新标杆、创意设计新高地”四大产业蓝图和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打造“七大都市”的奋斗目标和“七个新”的具体目标,凝练了重点学科的建设方向和发展目标,明确了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关键指标,现已建设11个具有优势特色的重点建设学科。鼓励教师围绕亟待突破的重点领域和关键问题开展跨学科研究,组建33个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研发能力的学科团队。制定出台《哈尔滨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和青年博士创新团队管理办法》,遴选设立8个“科技创新团队”和6个“青年博士创新团队”,组织各个团队在学科交叉与融合、成果产出与转化等方面积极发挥创新团队的引领作用。
哈尔滨学院科技创新团队
哈尔滨学院青年博士创新团队
夯实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学校以科研成果质量和科技成果转化为导向,提高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学术交流基地建设水平,形成以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学术交流基地、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省级产业学院、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省知识产权创新创造发展方向支持单位和专利快速预审受理备案主体单位、哈尔滨市博士后创业创新实践基地和校地校政校所合作研究中心为主的高水平学科平台结构体系,为相关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学校现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学术交流基地2个、省产业技术研究院4个、省级产业学院1个、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校政校所研究中心10余个。
党委书记苍松到黑龙江省地下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调研
黑龙江省寒区湿地生态与环境研究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
黑龙江省寒区湿地生态与环境研究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智能感知与智能软件重点实验室
广泛调动积极性创造性 提升科研管理与服务水平
完善政策措施激励科技创新,扎实推进科研服务与创新。出台《哈尔滨学院高层次科研项目支持办法》等促进科技创新的激励政策措施,修订《哈尔滨学院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价标准》《哈尔滨学院研究、图书、实验系列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价标准》等科研评价标准和量化细则。修订出台《哈尔滨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进一步加强学术管理,促进学术发展。加强对科研项目申报、科研奖励评定等环节的服务,通过举办系列主题讲座和报告会等形式,结合学科特点和项目的需求为教师提供申报与结题个性化指导,提高纵向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管理水平。持续开展学术规范制度和科研诚信宣传教育,强化学术不端行为监督,扎实做好科研诚信建设工作。
我校与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召开学术合作协商会议
提升应用型科学研究水平,产出高水平原创科研成果。五年来,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共10余项,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项目120余项,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和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及厅局级项目200余项,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面上项目与青年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与优青项目、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市科技创新专项杰出青年人才项目上实现了零的突破。教师发表学术论文近1000篇,其中SCI、SSCI等高水平论文近600篇,申请发明专利60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24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250余部;科研成果获得梁希林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中国CCF科学技术奖、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省文艺大奖等各类奖励近400项。《哈尔滨学院学报》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入库期刊,并荣获“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最受欢迎期刊”。《当代教研论丛》复刊,成为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的新园地和交流教学改革经验的新平台。
国家级科研项目一览表
《哈尔滨学院学报》荣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2022年度“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最受欢迎期刊”
多措并举加快成果转化落地,服务哈尔滨经济社会发展。按照《哈尔滨学院全面服务哈尔滨经济社会发展行动计划》部署要求,学校充分发挥学科特色和科研优势,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在龙江湿地生态建设、湿地修复保护、寒区工程技术、地铁工程、冰雪艺术研创等领域,汇聚学科优势,增强科技作为,承担地方企事业单位横向课题,积极推进专利成果转化。五年来,学校承担企业科研合作项目300余项,经费近2亿元,为科技成果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拓宽了产教科融合和校企政合作的宽度,增强科技服务实力和能力,服务地方成效明显。我校与企业共同建立产学研合作联合体,10余个项目和专利成果实现转化,拓展产学研用融合的深度,持续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成果就地转化。我校科技研发投入大幅度提升,在2022年省科技厅发布的全省高校和科研院所研发投入提升奖励名单中,我校位列全省第五名(高校第四名),获批198万元奖励经费。
我校为地铁站台设计原创主题壁画
中俄工程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揭牌仪式
回望“雄关漫道真如铁”的过去,展望“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未来,站在新时代历史发展的新起点,科技处将坚定走内涵式发展新道路,开创振兴发展新局面,助力学校实现发展新跨越。扎实推进学科建设,以“建大团队、上大项目、出大成果、做大贡献”为目标,凝聚学科专业建设发展共识。压实申硕工作各方责任,确保高质量完成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新增硕士点申报工作。遴选重点学科、重点团队及学科团队带头人。提升应用性科学研究水平,提高省重点实验室和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水平,增加“国字号”科研立项数量。拓宽转化途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确保年度科研经费总量达到5000万元以上。办好《哈尔滨学院学报》和《当代教研论丛》。科技处将在学校党委的带领下,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笃行不怠,埋头苦干,为实现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提高办学层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成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贡献更大力量!
校对:邢 珺
编辑:李晓欢